诞辰125周年,中财人怀念他!
曾有一位青年
一腔热血难凉
五四运动里有他的身影
为学先进知识远赴重洋
“九一八事变”后
他归来赴国难
风雨飘摇的年代
他立于讲台传授知识
也为国家财税做贡献
岁月为他两鬓添霜
人生几度浮沉
他始终鞠躬尽瘁,两袖清风
为我国财税发展留下宝贵财富
“实践不止,笔耕不辍”
让我们一起走进
崔敬伯先生的一生
崔敬伯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财政史学家、财经教育家,是中央财经大学老领导,一生致力于我国财税事业的发展。在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敬伯先生都曾在政府财税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对我国的财税实践和财税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崔敬伯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回顾崔敬伯先生的生平、贡献和思想,既是对一位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财政学家应有的纪念,也是我们学习崔敬伯先生丰富的财税思想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的良好契机。
崔敬伯于1897年4月24日出生于天津。1916年从南开中学毕业,同年保送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留校执教,同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7年留学东京大学,1928年回国担任河北省政府秘书。1930年留学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财政学。“九一八”事变后,未竟学业,于1932年提前回国,共赴国难。回国后,受聘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校担任教授。抗战后先后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川康直接税局局长、财政部直接税署副署长,主导创办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份利得税、财产税、遗产税。1948年5月辞去政府职务,后担任河北选区立法委员。
崔敬伯1927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留影
崔敬伯1930年留学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留影
1948年11月,对国民党颇为失望的崔敬伯先生辞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职务,应李达之邀,赴湖南大学执教。1949年12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主导了新中国税制体系的创建工作。1955年兼任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崔敬伯与全国税务先进工作者合影(前排左三)
1958年2月起,崔敬伯先生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做教学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崔敬伯先生被剥夺了工作权利,他先后多次将自己珍藏的图书捐献给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崔敬伯捐给学校的部分藏书
1978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复校,次年崔敬伯先生担任学校顾问。1980年中国财政学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88年,崔敬伯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财政部、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大礼堂,为崔敬伯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崔敬伯受聘为中国财政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崔敬伯(左四)90大寿时,财政部和学校领导前往家中祝贺
崔敬伯先生一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著述颇多,包括《崔敬伯财政文丛》《中国财政简史》《财政学各论》等。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崔敬伯先生在现代财税理论和古代财税思想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造诣。
崔敬伯财政文丛
崔敬伯先生一生的财税研究跨越了多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都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对财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全面抗战之前
1930年崔敬伯先生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开始主修财政学。学习期间,他就在国内发表数篇财政学译文,介绍西方财政学的基本观点。
1932年崔敬伯先生留学回国,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思考,他开始具备了对财税理论的深厚功底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同年发表具有独立见解的《政治的根本问题》《经济改造与政治改造》两篇论文,对经济和政治改造发表了深刻的见解。如“对于经济改造,许多人很费心血,研究种种方案和计划,当然是需要的。但是我们要问,谁去改造?……如果不是用革命方法改造出来的政府,试问他能不能执行经济的改造?”
之后几年崔敬伯先生针对中国的财税问题发表了很多论文,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关于所得税的15篇论文,为中国所得税的实施作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全面抗战时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对中华民族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如何在财政上支持全国抗日战争,这是财政学者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崔敬伯先生在《现阶段之国民经济与国家财政》(1937)的论文里,提出了坚持抗日战争在经济和财政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财政方面,崔敬伯先生提出要厉行直接税制,认为这是战时财政所迫,占国家收入80%的关盐统三大消费税都有因战事而减少甚至一落千丈的可能,不能不推行直接税。
在这一时期,崔敬伯先生发表了大量有关抗日战争时期财政经济方面的论文,对战时财政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崔敬伯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部分作品
3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针对国民政府在接收日占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崔敬伯先生发表了很多论文提出了诸多解决办法,如《当前工商业的危机》(1945)、《论财政复员》(1946)等。
内战爆发后,崔敬伯先生对国民政府的倒行逆施极为不满,在诸多论文中表达了他的愤慨之情,如《战时财政何时了?》(1947)、《军事财政与发行》(1949)。对于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崔敬伯先生指出:“财政系政府的经济,属于政治的范畴,发行系金融经济,属于社会的范畴。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乃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血液,而不能看成政府收入之源。财政与金融做到合理的联系,是可以的,但是各有各的分野,而不许两相混合。以财政健全金融,以金融辅助财政,则可。因财政而拖累金融,因金融而恶化财政,则不可。违反了分野与实际的健全原则,到头总是要吃恶的。”这些观点在今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风靡一时的“现代货币理论”和“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4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敬伯先生于1949年12月担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参与制定《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创建新中国税制体系。之后几年,崔敬伯先生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税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关于税务管理的意见》(1950)、《坚决肃清纳税中的假账与瞒报》(1952)等。针对千头万绪的税务管理,崔敬伯先生提出了税政六要;针对严重存在的假账与瞒报,崔敬伯先生提出要坚决落实“人民税政”,展开护税运动。
崔敬伯参与制定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崔敬伯先生极为重视财税的教育工作,无论是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期间,还是受到不公平待遇赋闲期间,他都始终积极从事财税教育,为培养财税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崔敬伯先生在《教育与财政》(1949)一文中说:“教育是关于下一代的事业,而要这一代的人来办。……国不怕多难,多难而仍不忘教育,以培植下一代,总有突破艰难负起建设之一日。”正是因为对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崔敬伯先生一生对教育的投入可谓孜孜不倦。
1932年崔敬伯先生留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讲授《财政学》《租税论》《预算论》等,在我国积极传播西方财税思想。
崔敬伯1934年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讲授《财政学各论》的讲义
1949年,崔敬伯先生担任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期间,同时参与创办华北税务学校(中央财经大学前身)。1950年,工作之余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近代财政史》,在北方交通大学讲授《财政学》。
1958年2月起,崔敬伯先生辞去行政工作,全心投入到教研工作,在整理财税史资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61年完成《中国近代财政史料》,1980年2月,崔敬伯先生出版了建国后第一部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简史》。崔敬伯先生带领团队整理编写出上千万字的财政史史料、专著和丛书,如《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中国工商税收史资料选编》等。
建国后第一部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简史》
首届中国财政史助教进修班结业合影(崔敬伯为第一排右六)
崔敬伯在学校期间的工作证
1937年元旦,在中国人民对日益临近的日寇全面入侵我国忧心忡忡之际,崔敬伯先生发表了《中国财政之划时代的展开》(1937)。他在文章中指出,“一个最具有希望的民族,是最能禁得起猝发事变的震惊与打击而不失去其常度的。他不仅照常工作,还要加紧地工作。不仅不悲观,还要振起迈往的气魄,走上人生奋斗的大道。”
这段文字,是崔敬伯先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好概括,也是崔敬伯先生对自身的鞭策。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崔敬伯先生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崔敬伯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财税论文,对财政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没有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是不可能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的。
正如对崔敬伯先生的悼词所言,“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丰富的财税思想,更要学习他奋斗一生的精神。”
文字整理:财政税务学院 宣传部、新闻中心
资料及图片来源:崔敬伯先生家属编辑:文美